历史沿革和未来展望

1955年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高尚荫院士在武汉大学创办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微生物学专业。随着微生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收集和保存的微生物菌种数量与种类的不断增加,由此催生了武汉大学微生物菌种保藏室。虽然当时保藏设施较为简陋,但保藏的微生物菌种(含病毒)不仅满足了当时本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而且也解决了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教学与科研工作之急需,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也为CCTCC的正式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与发展 1985年,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实施,为了满足生物及其相关发明公开的需要,在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前任主任彭珍荣教授的积极推动下,原中国专利局(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多次综合考察与评估之后与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达成共识,以武汉大学微生物菌种保藏室为基础,组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 。同年3月8日,武汉大学前任校长齐民友教授与原中国专利局签订了专利培养物保藏委托协议,原中国专利局以“第八号公告”文件形式公布。自此,CCTCC正式开始按专利程序接受专利培养物的保藏。同时将原用于教学、科研与生产的菌株进行归类、复苏与保藏,逐步形成了以保藏专利培养物为主,兼顾收集、保藏普通培养物的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

1987年,CCTCC加入世界培养物保藏联盟(World Federation for Culture Collections, WFCC),并积极参加WFCC的相关活动;中心前任主任陶天申教授曾为WFCC教育委员会委员。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经原中国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审核和实地考察后,批准CCTCC正式成为布达佩斯条约国际确认的微生物保藏单位(International Depository Authority, IDA)。 自1995年7月1日起,CCTCC按WIPO的要求与规范履行IDA的职责与义务,保障专利菌种提交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养物保藏与研究水平, CCTCC一直设有由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由17位专家组成的第三届CCTCC顾问委员会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

拓展与提升 培养物资源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或领域研究和利用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保证提高培养物保藏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CCTCC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不断尝试改进培养物的保藏技术,提高保藏质量。例如,我们开发建立了针对极端嗜盐菌和某些难保藏的自养细菌的长期有效的保藏方法,发表了多篇方法学研究论文。同时,CCTCC注重扩大保藏资源的来源,一方面广泛收集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生境获得的培养物,另一方面与国际同行合作进行保藏物交换与引进,满足国内外不同需求者的要求。如上世纪八十年代陶天申教授曾组织人员多次赴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进行细菌资源调查;2005-2007年方呈祥教授曾组织师生分别赴长白山、新疆和西藏等地采集样品,2009-现在,彭方副教授已三次赴北极采集样品。通过上述工作,CCTCC自主筛选获得了大批的微生物资源,从中发现了一批新的分类单元,现已在IJSEM 等期刊上发表细菌新属5个,新种30个,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长期以来,CCTCC不断加强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科技资源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大资助力度。2004-2007年度,CCTCC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专利/教学实验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 和“实验用细胞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 平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部“全国微生物菌种调查”项目及2009年卫生部批准立项并资助的“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平台” 项目。其间,教育部以及武汉大学将CCTCC列为教育部“985工程二期” 重点建设基地,拨专款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立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培养物保藏库, 库藏能力达23万份; 购置了一批用于培养物分类与鉴定、质控与保藏的仪器设备。与此同时,建立了既有经典方法,又有现代特点的技术平台,广泛开展微生物分类与鉴定,细胞系质量控制与鉴定等业务,为社会提供规范的技术服务。

为了加速生物资源信息共享,CCTCC于2004年设立了独立网站(www.cctcc.org.cn), 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 先后建立了专利/教学实验微生物资源 (国家科技部平台)、高校微生物资源(教育部平台) 、传染病病原体资源和信息平台和STR等4个网络数据库。网站信息可供社会公众随时查询, 为索取培养物实物资源提供方便。到目前为止,向CCTCC索取各类培养物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个人遍及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和俄罗斯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

CCTCC现有专职人员9人、聘用人员10人,其中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与此同时,中心还聘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药学院的6名教师担任责任教授。上述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适、经验丰富的培养物保藏专业队伍。

CCTCC建立的各类技术平台不仅在培养物保藏、研究、应用中发挥支撑作用,而且在应对近年来的一些传染病疫情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2003年非典和2006年禽流感等突发传染病发病期间,CCTCC参与分离、纯化与鉴定了包括SARS、H5N1、H1N1病毒在内的10余株毒株,为突发传染病的病原学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郑从义教授被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以此为基础,相关科研人员在PNAS,Lancet等杂志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率。

规化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CCTCC在专利培养物保藏方面己形成优势,处于国际前列。但在普通培养物(非专利培养物) 收集、保藏方面,虽然进入国家微生物和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培养物保藏与共享服务的国家队,但无论是培养物数量、质量或整体水平与国内外同类著名机构相比,还存在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CCTCC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引进3-5个培养物保藏方面的优秀人材,形成一个省、部级创新团队;承担、主持国家级重点、专项项目3-4项,使研究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立、完善4-5个培养物技术服务平台;使普通培养物的保藏规模达到国际中上水平,专利培养物保藏进入国际八领先行列,将CCTCC整体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培养物保藏机构。


0.036056s